电话

害怕做肠镜?息肉可能会“传染”

发布时间:2021-06-23 本文出处: 返回上一级

说到肠镜很多人对它是抗拒、害怕、甚至是逃避的,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肠胃有问题,却还是一拖再拖,不想做这项检查......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无痛肠镜技术在我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安全性高,整个检查过程患者舒适轻松无痛。

家人有肠息肉,亲属患肠癌风险增高 


研究发现,有息肉家族史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比没有这些家族史的人更易罹患结直肠癌,而且患息肉或结直肠癌的亲属越多、亲属确诊息肉或结直肠癌时越年轻,其自身患结直肠癌特别是早发型结直肠癌(确诊年龄<50岁)的风险越高。

什么是肠息

肠息肉一般分三类

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通常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比较小,良性的概率高,短期内不易恶化。但如果息肉的大小在0.5厘米以上就可能是腺瘤性息肉,或者有向腺瘤性息肉发展的趋势,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几率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息肉,10年内癌变几率约40%。


为什么直系亲属风险会增高?

家族遗传

遗传因素是导致肠息肉出现家族聚集的首要原因,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有肠息肉病史,或父母是肠息肉高发人群,其子女出现肠息肉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

生活方式相互影响

炎症是导致肠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不良生活方式会让身体产生炎症反应,比如长期压力过大、焦虑紧张、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方式很容易相互影响,长期受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家人们很容易患上相同的疾病。


幽门螺杆菌传染

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肠道内分泌异常,刺激肠道黏膜增生,不仅促使息肉形成,还增加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风险。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共同进餐传染,如果家庭饮食卫生做得不够好,一人感染,其他人也很容易被传染。

易诱发息肉的慢性病在家族聚集

糖尿病与肠息肉有着密切关系。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逐渐造成周围神经损害及皮肤黏膜防御屏障减弱等,容易引起感染,感染后炎症不易消退,致使糖尿病患者患肠道炎症的概率比较大,进而引发肠息肉。糖尿病本身就有较强的家族聚集性,如果患者患病多年且不加注意,一家之中多人患肠息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肠镜检查的必要性

肠镜对早期结直肠病变的筛查和治疗,大大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任何影像检查,包括X线和先进的CT、MRI、PET等,都比不上直观的肉眼观测。肠镜既是大肠癌的筛查手段,又是其确诊的“金标准”

肠镜检查中,结肠和直肠黏膜的微小变化能被直观看到,这有助于医生诊断肠炎、肠结核、肠息肉、腺瘤、大肠癌等40余种疾病。医生还可以用活检钳取得小块组织,以对病变部位定性。

对于谈“镜”色变的朋友来说,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无痛肠镜技术是在传统内镜基础上,采用静脉镇静麻醉技术,使患者处于浅睡眠的麻醉状态,在舒适无痛苦的睡眠过程中完成整个内镜检查和治疗,包括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既能达到检查目的,又可以彻底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及检查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患者一般在检查结束后即可清醒,无宿醉感,自觉轻松。麻醉医师全程守护患者,保证患者麻醉深度与安全。


如有以下症状要警惕!

原则上,年龄在40~74岁的居民都属于结直肠癌的筛查人群。即使没有明显不适或异常,也建议50岁以上者去做一次肠镜;如家里有患肠癌的亲属,最好40岁甚至35岁就开始筛查。根据结果决定后续检查频率,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缩短肠镜筛查时间,高危人群每年应做一次,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即为肠癌高危人群:

  •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 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 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慢性腹泻(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