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 去援藏 高原情
金牛区人民医院援藏医生宋道强支援的地方叫虾扎,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境内,是藏区最寒冷、海拔最高、最潮湿且贫困的地方。而虾扎距县城还有72公里,那里寒冷贫穷,医疗条件十分有限。
有人说藏区是
“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精神的故乡”。
是的!
没有哪个援藏医生,
不是挑战着高原反应;
没有哪个援藏医生,
不是用信念和责任来支撑着自己。
来到虾扎后,宋道强说,相比较于自己生活上的困难,他更揪心的是这里的医疗条件。“这里的医疗条件不是很好,医生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到虾扎县卫生中心后,宋道强很快融入到援藏医疗组开始工作。
突发车祸,抢救刻不容缓
“快,病人情况严重,通知抢救室立刻抢救。”这是发生在虾扎中心卫生院急诊科的一幕。
近日,一村民因车祸伤,导致头额顶部约20厘米弧形头皮被撕脱,经检查发现伤口深达颅骨骨膜,污染严重,多处大量活动性出血。导致患者精神状态极差。
卫生院刘明建院长立即组建急救小组,作为援助医师的宋道强也参与了此次急救。
医护人员一刻也不敢懈怠,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宋道强医师带着来让志玛等徒弟,以专业的技术向带教学生认真讲解并亲自操作示范了如何清洗伤口、清除失活坏死组织以及整形缝合伤口和敷料加压包扎固定等专业技术知识。当然他也尽可能的多给藏族医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做助手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慢慢提高。
每天想尽办法,解决病人疾苦,是援藏医生每天快乐的源泉,宋道强说,“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了。”因此,金牛医生在虾扎也打出了名气,只要老乡一到医院,首先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金牛医生在不在?因为许许多多石渠老乡都认为金牛医生医技高超,愿意请金牛医生为他们诊病治病!
寒风凛冽,心温暖
3月的石渠仍然是寒风凛冽,宋道强主治医师及金牛区中医医院李永平副主任中医师两位援藏医生,在虾扎中心卫生院刘明建院长带领下,一行5名医务工作者。不顾恶劣的气候,到白塔村开展巡回医疗。
此次工作的目的是下基础走村入户,为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及0至6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慢病管理、包虫病筛查、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及送医送药。此次活动共服务15名群众,赠送高血压及其他药品共计8盒(瓶)。本次巡回医疗极大地方便了行动不便,就医困难的老年人和小孩,受到当地群众称赞。
初心和使命
把健康带给受援地区的群众,
把知识技术带给受援地区的医护人员,
使得受援地区变得越来越美好,
这不就是“传帮带”工程的意义吗?
也是对口支援专家的初心和使命吗?
"传帮带"工程协议签订会
3月20日下午,在石渠县虾扎中心卫生院会议室召开了2019年四川省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协议签订会暨"师带徒"拜师仪式。宋道强主治医师和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的李永平副主任中医师和分别代表两家支援单位与虾虬中心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书"。
随后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每位支援老师分别与卫生院的两名医务工作者结成师徒关系,签订了"师带徒"协议书。根据协议要求,两名支援老师将全面开展"传帮带"工作,使受援单位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促进受援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观念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升、业务得到发展、管理得到改善,群众健康获得感得到增强。为受援单位打造一支愿承担、有能力、能满足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你们什么时候走?”是当地藏族同胞最爱问宋道强和其他援藏医生的问题。宋道强知道,这问题的背后隐藏着这样的担心:怕他们走后下一批就没人来了,往后再也找不着这么好的大夫和汉族兄弟了。虽然语言不通,但他多希望能够让石渠虾扎的同胞们知道,还会有更多的金牛医生加入这支队伍,藏汉情谊会被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医生在这片土地上深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