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我院于2022年初成立了院内流行病学调查队伍,为市、区流调资源统筹调度储备后备力量,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快速响应,完成流调溯源任务。今年“7.15”疫情以来,流调队伍参加市级、区级流调工作共计42人次,累计工作时长260余天。他们日夜奋战,逆行而上、直面危险、冲锋陷阵,扛起了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和密切接触者排查的重任,舍小家护万家,为守护我们的城市负重前行。
最佳病毒侦查尖兵——杨进辉
在金牛区卫健局对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会上,杨进辉同志被评为“最佳病毒侦查尖兵”。今年的每一次疫情流调工作,都有她的身影。深夜、清晨,是大部分人熟睡的时候,而金牛区流调工作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在流调办公室内,杨进辉一边拨打电话,一边不停地记录信息,询问声、电话声、键盘声源源不断,24小时不停歇地连轴转,让她眼珠发红、嗓子嘶哑、脖颈僵硬,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坚定地留在“疫”线,继续投入到高强度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
支援锦江流调工作——王欢玲
王欢玲是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一名护士,8月27日在科室上完班刚到家就接到通知——立即支援锦江区的流调工作。匆匆忙忙带上换洗衣服,就奔赴工作组,一到岗就驻扎在工作组,没有白天黑夜的开展流调工作,中途甚至出现荨麻疹导致面部发肿,也只是去买点抗过敏的药品就急忙返回工作岗位,在医院领导关心慰问她身体状况时,她坚定的表示疫情会很快控制住,能够坚持到社会面清零的那一天。
做好金牛疫情防控的前哨工作——刘川
在接到医院的通知,被抽调参加金牛区的流调工作后,迅速赶往金牛区疾控中心报到,在疾控中心老师带领下和兄弟单位一起迅速的展开工作,全体队员每天分为三个班,24小时通宵达旦,为科学准确的判定密接人员、次密人员、风险人员,流调人员同疾控中心的老师一起到现场查排查,收集第一手资料。为了掌握更准确病人轨迹信息,流调人员还不厌其烦的用电话与他们进行沟通,完善密接人员、次密人员、风险人员信息,不分白天和晚上,累了、困了就在板凳上眯一会,为了打赢这场“战斗”,做好金牛疫情防控的前哨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甘为孺子牛——尹鹏举
自“7.15”“7.20”“8.25”疫情爆发以来,他一直在金牛区疾控中心参加流调工作至今。疫情期间,每日在流调岗工作12小时以上,每日流调密接、次密人员数十人次。第一之间做好信息登记,让密接人员得到及时转运,通知次密人员居家隔离,助力疫情防控。在做好金牛区流调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医院疫情疾控防控、兼顾科室工作。
抽丝剥茧的流调工作——门办李莉
“喂,您好!请问您是XXX吗?我是金牛区流调组的工作人员,跟您核实一下,您于X月X日是否到过…”这是我近一个多月以来说得最多的话了,在持续流调的工作过程中,感觉自己的工作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抽丝剥茧、层层剥笋,通过查验可疑线索弄清传播链条,发现密接、次密人群和风险人员,进而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由于疾控的座机有限,我们常常用自己的私人电话拨打,经常被对方误认为诈骗,不被理解,甚至辱骂,挂断电话…在科技大数据都无能为力的时候,就该流调人员上场了…
尊敬的市民朋友,如果您接到流调电话或其他形式的问询,首先不必慌张,被流调,不代表被感染;其次,请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配合,仔细回顾近期的行程,如实回答流调员的问题。疫情当前,我们已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更可能无意中在他人命运与生活中扮演特别角色。流调员尽职尽责,市民朋友积极配合,一通流调电话,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微言大义和厚望期许,作为城市的主人翁,接到流调电话的每个人都有理由郑重地拿起电话,说一句:“我在,您请问。”
流调,这是一项与病毒“抢时间”、守护生命健康的任务,需要通过多方核实、查验、沟通,还原整个事件过程。每一块“拼图”的获取,都是争分夺秒的努力结果,背后都有说不尽的不易与艰辛。他们紧密配合、高效衔接,夜以继日拼速度,协同作战高效率,快速、精准的流调结果,为各方面快速反应、大力协同、精准管控、有效筛查,赢得时间、掌握主动!他们是一群奋力与病毒“赛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