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做胃镜,胃没事却发现了食管早癌!

发布时间:2023-06-02 本文出处: 返回上一级

“去医院做胃镜,胃没事却发现了食管早癌。幸亏发现得早!”已经痊愈出院的詹大爷说起自己的病情,仍然心有余悸......

詹大爷今年70岁,平日里身体挺好,就是有胃疼的毛病,稍微吃多就胀气腹痛。医生接诊后,建议詹大爷做一个胃镜检查。

内镜中心翟庆君副主任医师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发现,詹大爷食管距门齿20-24cm有一处发红病灶,翟医生用放大胃镜精查及染色检查后,于病灶边缘活检。活检病理显示“局灶性高级别上皮瘤变”,高度怀疑是食管早癌。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翟医生为詹大爷进行了手术,术后詹大爷没有不适,仅3天便开始进食流质食物。

翟庆君副主任医师表示,大多数食管癌早期病人无任何症状,一经诊断就已处于晚期,并且手术创伤大、疗效差、生存期短、医疗费用高,病人生活质量极差。“詹大爷很幸运,能及早将癌症发现消灭。”

ESD技术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首选方法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ESD技术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首选方法,我院消化内科已为数消化道早癌患者成功(包括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早期大肠癌)实施ESD治疗。

ESD可在切除早期胃肠道肿瘤的同时,有效保留患者的器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ESD适应症

  1. 胃肠道早癌,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 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cm的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地切除病变。

  3. 黏膜下肿瘤,平滑肌瘤、脂肪瘤、间质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4. EMR或经圈套切除的方法整块切除病变有困难时选择ESD,ESD可以自病灶下方的黏膜下层剥离病灶,包括术后瘢痕、术后残留治疗组织或溃疡等病灶,避免分块EMR造成的病变残留和复发。



热选新闻

我院党委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4月30日,我院党委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党的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部署医院2025年工作任务。院党委书记吕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冬柯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党员代表参加会议。

服务百姓健康,传递医院温情 - 春季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讲座

为充分发挥中医服务基层的职能,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近日,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与营门口街道茶店社区联合开展了春季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医科专家付磊强副主任医师担任主讲嘉宾,针对春季高发、多发的睡眠问题,开展了“春季中医健康养生知识之睡眠养生小妙招”的主题讲座,吸引了多名社区居民参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医院简介

医院正面照
医院侧面
门诊大楼
住院部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