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走高,2022年已热得让人心惊,我市曾接连出现多起热射病,我院亦成功救治多名热射病患者。今年全球气温再创新高,我市接连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且成都大运会开幕在即,在此温馨提醒各位市民朋友,注意防护,小心热射病。
什么是热射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热射病分为经典型和劳力型,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常见于老年、年幼、体弱和慢性疾病患者;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健康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热射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 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等。 现场如何急救?
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立即脱离热环境。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 积极有效降温。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 注意气道保护。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 神志意识改变,如出现谵妄、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 肌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的抽动,应及时就医。 呼吸浅快: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应及时就医。 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但是又吐不出来,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热射病?
避免高温高湿密闭环境。开窗通风,有条件者尽早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特别是易感人群;
及时饮水,避免脱水。要及时补水,运动中补充大量普通饮用水易引起低钠血症,可诱发热痉挛和热晕厥,建议补充含钠饮品。
合理安排训练/工作时间。缩短在高温环境中持续训练/工作时间,如训练或工作人员出现面色苍白、面色潮红、精神行为异常等不适,立即测量体温,一旦发现温度超过39℃时应停止训练或工作,迅速降温,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