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川藏山水情——姐妹三人“组团”换关节,告别20+年膝关节疼痛!

发布时间:2023-09-05 本文出处: 返回上一级

“走!去金牛医院做手术!”随着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双流国际机场,经过1250多公里的长途飞行,来自西藏昌都的藏胞三姊妹洛婆婆、公婆婆、玉婆婆在家人的陪伴下,终于抵达期盼已久的目的地——成都。她们三姊妹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63岁,都患有严重关节病。此行的目的是找我院骨科专家做手术,重获行走自由,是名副其实的“治疗之旅”。

受高原地理气候等条件影响,骨关节病是西藏当地高发疾病。由于藏区医疗条件有限,患病藏民无法及时得到治疗,不得不常年拄拐生活,不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身体也承受着病痛的折磨。此次来蓉的三位藏胞均是多年的骨关节病患者,而且是膝关节损伤,活动严重受限。


开通绿色通道

给远道而来的同胞家一样的温暖

得知有三名藏族同胞同时到病房,我院骨科积极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病房布置上,提前安排好三位藏胞的住院房间,并根据藏胞的生活习惯,列举了病人的日用品清单。就诊流程上,三位藏胞入院当日,开通绿色通道,术前检查统一安排,并由科室医护人员负责引领,最大限度为远道而来的藏胞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体验。

“吃得很好、睡得也很好,真的谢谢你们。”当问及在这里住得是否习惯时,67岁的玉婆婆双手举起大拇指,笑容灿烂。此次陪同人员是她的女儿。玉婆婆的女儿说,母亲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到成都,正好到处逛一逛,看一看。


吕波教授带队手术

“手术护理康复一体化”模式加速藏胞康复

“患者的膝关节损坏比较严重,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其中66岁的玉婆婆病情更为复杂。”手术前一天,我院骨科专家吕波教授及骨科主任李政,联合麻醉科等专家组成多学科团队为3名藏胞进行术前会诊,制定手术方案。结合术前的超声、CT等检查资料,以及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进行缜密分析讨论,明确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后,专家组制定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图片


在我院骨科,手术护理康复一体化的治疗模式早已成熟开展。从患者入院时护理和康复就开始介入,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能够获得患者疼痛、跌倒、血栓风险等全面信息,再通过药物和指导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降低血栓风险,同时向患者宣教康复理念,提前让患者术前掌握术后康复的要领,实现预康复的目的。

“在术前就让患者练习踝泵、抬腿、正确使用助行器等,这样患者术后及康复期就能更规范地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提前给患者宣教康复的重要性,从而在术后最佳的康复窗口期,提高患者依从性。”这种“手术护理康复一体化”模式不仅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并发症,更能实现关节开合、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等功能恢复的目的。


上午8点手术准时开始

医院为藏胞们派出了精锐团队

次日,骨科学科团队经过四个小时的努力,在上午12时许,三台膝关节置换术陆续完成,手术全部成功!

为了便于藏胞阅读理解医嘱,骨科提前根据手术方案制定了个性化的出院指导,包括出院须知和康复计划等内容,并将其逐一发放至藏胞手中。

图片



“情”定藏胞

做守护藏胞健康的“格桑花”


图片

“感谢骨科专家、骨科医护团队。”藏胞们目光炽热,频频竖起大拇指并用听不懂的藏语表达着激动的心情,从他们双手合十的手势能看出,那是对我院骨科医护人员,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感恩。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院将继续为藏区人民提供疾病诊治技术支持,用实际行动践行“川藏一家亲,川藏山水情”增进川藏人民守望相助的民族感情,竭诚为藏区和金牛周边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


热选新闻

我院党委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4月30日,我院党委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党的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部署医院2025年工作任务。院党委书记吕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冬柯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党员代表参加会议。

服务百姓健康,传递医院温情 - 春季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讲座

为充分发挥中医服务基层的职能,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近日,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与营门口街道茶店社区联合开展了春季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医科专家付磊强副主任医师担任主讲嘉宾,针对春季高发、多发的睡眠问题,开展了“春季中医健康养生知识之睡眠养生小妙招”的主题讲座,吸引了多名社区居民参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医院简介

医院正面照
医院侧面
门诊大楼
住院部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