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男孩手术中突发恶性高热 多学科联动与死神“抢跑”

发布时间:2023-09-08 本文出处: 返回上一级

图片


不久前,16岁的小王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期间突发恶性高热,我院麻醉手术中心医护人员通力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护航手术成功完成,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恶性高热在我国病死率高达73.5%,可以说是所有麻醉医师和患者的噩梦。


情况危急  术中突发恶性高热

时间拨回到8月9日,早上8点40分,躺在手术台上的小王,正随着麻醉药物安稳地进入“梦乡”。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已临近收尾时,患者生命指征却突发变化,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呼出二氧化碳浓度异常升高,体温也迅速升高……麻醉医生朱丽见状紧急呼叫了科室主任王润支援。


图片


王润主任及时赶到,查看了小王的体征后,顿感情况不妙。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王润主任立刻联想到最凶险的麻醉并发症——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通常由全身麻醉诱发,临床表现为体温急剧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肌肉强直、横纹肌溶解症等,可在极短时间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旦发病极其凶险,抢救窗口期极短。

“先控制体温!”容不得半分犹豫,接下来的每一秒钟对患者的生命都至关重要。麻醉医生当机立断停用吸入式麻醉药,并用大流量氧气冲洗,科内抢救小组成员和手术室护理团队第一时间到位,动脉置管监测血压,开放外周静脉通路,静脉输注冰盐水,通过胃管、导尿管进行冰盐水冲洗,全身多处冰敷降温治疗。


命悬一线  多学科联动实施抢救


“动员全院一切力量,积极向省内上级医院及专家请求支援,全力抢救患者生命!”在争分夺秒开展抢救的同时,麻醉科第一时间向院领导进行了报告。医院领导亲自部署,一场由多学科联动抢救的行动就此展开。

在持续抢救一个小时后,小王体温虽然逐渐下降到38℃左右,但检验结果却不乐观,符合“恶性高热临床诊断标准”,需立即使用一种特效药。然而,由于恶性高热的发生率极低,药物有效期短、价格昂贵等原因,该药品在一般医院很少有备药。药剂科主任王双梅通过医药公司与麻醉质控等渠道,紧急在全市进行调配,并最终找到了药品源,让患者看到了生命曙光。


图片



转危为安  持续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当天13点30分,随着特效药的使用,患者终于苏醒,肌力恢复,生命体征也进入稳定期。一场经历了4小时的“生死搏斗”终于落下了帷幕。


图片


“心衰、脑水肿、肺水肿、全身血管凝血障碍、肝功能损伤……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能随时危及生命”“第一次在术中遇到这种情况,多学科联合施救,终于把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回忆起这场“硬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心有余悸。

“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转危为安的关键。”麻醉手术中心王润主任说。由于麻醉医生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同时,在抢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医院多学科联合合作的“结盟”优势,制定周密的抢救策略,因此患者术后并没有出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并发症。

术后第三日,患者各项血指标逐渐好转,8月13日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8月24日患者各项功能得以康复。


图片


“谢谢你们,否则我们夫妻俩一辈子都要活在痛苦中。”

“是你们挽救了我们一家。”

小王的家人一遍遍的向我院医护人员表达着感谢,而这些言语也将激励着我院麻醉手术中心继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热选新闻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丨抗菌药物“万灵药”怎么就失效了?

临近年底,支原体肺炎猛足劲儿出来“冲业绩”!急坏了宝爸宝妈们,而对抗支原体肺炎的药物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抗菌药物成了万灵药,但是根据个人病情的不同并不存在“万灵药”!在今年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药师就给大家“摆一摆”抗微生物药物!

宝宝人生第一证 10分钟搞定宝宝的两证

宝宝人生第一证 10分钟搞定宝宝的两证 《出生医学证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出具的,证明婴儿出生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血亲关系、申报国籍、户籍,取得公民身份证号码的法定医学证明,《出生医学证明》作为“人生第一证”它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了解《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医院简介

医院正面照
医院侧面
门诊大楼
住院部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