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特色诊疗

不开刀就能切除肿瘤,内镜微创就能治疗原位癌!

患者王大爷和家属看到术后切除的肿瘤图片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治疗还算及时,太感谢消化医师们的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

#病例#

72岁的王大爷,因“肛门肿物脱出,不能回纳”来到我院肛肠外科诊治,经盆腔平扫检查发现,直肠中上段左后壁见稍高密度团块影,直径约3.5cm,密度欠均匀,随后立即安排肠镜检查时,发现距肛门5-12cm可见一环腔1/2生长的新生物样隆起,呈绒毛状,活检后提示为绒毛状-管状腺瘤,个别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灶属于原位癌。

图片

精细微创术,不开刀切除肿瘤

消化内镜中心翟庆君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再次对患者直肠病灶进行内镜下染色+放大精查,并进行超声内镜对病灶深度进行综合评估后发现病灶符合内镜下治疗指征,于是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王大爷行内镜下结肠肿瘤黏膜下剥离术(ESD)。

内镜中心医护人员经过近2小时耐心、细致的操作,将王大爷的肿瘤成功剥离,切除的肿物竟达到了8*5cm大小!术后王大爷无疼痛不适,恢复良好。

什么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项先进的内镜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外科手术开腹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不但保证了器官的完整性,还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适应症

  • 早癌:

    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它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 巨大平坦型息肉:

    超过2cm的平坦巨大型息肉,通过ESD取出完整的病理,充分了解是否存在癌变。


  • 黏膜下层病变:

    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可由ESD术直接剥除。


从肠息肉到大肠癌,仅仅是一次肠镜的距离!

温馨提示

40周岁以上的人群在进行健康体检时候可以考虑安排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有肠癌家族史,有过腺瘤型息肉或者因肠癌曾经进行过手术治疗的,建议二至三年左右进行一次肠镜复查,早期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是防治食管、胃、结直肠癌的最有效的手段!


只需挂一次号就能看诊多位专家!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开诊啦~

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

病情涉及多个科室,辗转于多家医院,

奔波于医院的多个门诊?

现在!这些都是过去式了!

你只需要挂一个号,

然后根据您的病症,

专家组会提出各自的意见,

为您汇总出一个最全面的诊疗方案!

这就是我院近日开诊的

多学科联合门诊(MDT)!

只需挂一次号就能看诊多位专家,

“一站式”为患者解决疑难杂症!


什么是多学科联合诊疗?

多学科联合诊疗(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简称MDT)是由多个科室专家组成一个团队,针对某一疾病,以联合会诊的形式,通过讨论,综合各学科意见,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模式。


多学科联合门诊特色

诊疗便捷、高效: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完成了“患者围着医生转”到“医生围着患者转”的改变,从多个维度了解和分析病情,尤其是对疑难反复病例得到快速的诊断与治疗。整个诊疗过程中,患者只需提供病史以及既往就诊、检查资料,大量的工作都由多学科联合门诊团队完成。大大缩短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同时也避免重复检查、重复治疗。

优质的专家团队: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团队由各科室主任或者相关亚专业组专家组成,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借助四川省人民医院专家的资源,进一步深化联合诊疗,更能确保制定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联合门诊适合人群

疑难杂症患者

适合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病种的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多学科门诊

图片

出诊时间:

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

六楼血透室

腹部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

图片

出诊时间:

周二下午

出诊地点:

三楼肿瘤科


中医针灸、康复夜间门诊开诊!晚上也能推拿、按摩、理疗、敷药啦!

颈肩酸疼?

腰腿酸痛疲劳乏力

视力下降等症状?

您是否困于白天的学习、工作而无法给自己一个合适就医的时间?

您是否担心老板不给假,老师不放假,而耽误治疗?

不用担心,这些问题我们来解决!


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区

开设“中医针灸、康复夜间门诊”

晚间散步的时间您就可以来治疗了哦!~


中医针灸、康复夜间门诊


诊疗范围

  • 落枕

  • 急慢性腰腿痛

  • 颈椎病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各种类型骨折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膝关节周围疼痛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等


图片




中医传统项目

  • 针刺疗法

  • 艾灸

  • 落枕推拿

  • 急慢性腰腿痛推拿

  • 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推拿

  • 骨折手法整复

  • 拔罐

  • 中药熏洗

  • 中药外敷

  • 穴位注射等


图片图片



手法治疗


现代物理治疗

  • 中药熏药

  • 颈腰牵引床

  • 中低频(电脑中频、干扰电、神经损伤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吞咽治疗仪)

  • 高频(超短波、五官超短波)

  • 光疗(威伐光、红光、蓝光、偏正光)

  • 磁疗

  • 热疗

  • 磁振热

  • 经颅磁

  • 冲击波治疗仪等。



晚间治疗时间:

17:30-20:00(周一至周五)

治疗地点:

行政楼4楼康复科中医针灸门诊

咨询电话:

028-62606946


延时服务解决上班族就医难!

帮你实现“就医自由”!

孩子读书怕耽误?

大人白天忙上班

身体不适,想看病,

纠结犹豫是否为看病请假?

你的就医窘境

我都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院儿科、盆底康复诊疗室

开展延时服务啦!

让你实现“就医自由”~


儿科延时服务

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各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尤其是儿童。近期儿科门诊发烧咳嗽的患儿增多,为满足儿童就医需求,我院儿科在维持现有的日间门诊基础上,延时诊疗服务。


延时服务时间:

17:30-21:00


咨询电话:

028-62606960


盆底康复诊疗延时服务

图片

为了女性朋友们下班后也可以来院进行康复保健咨询及治疗,我院盆底康复诊疗室现开启夜班模式,实现“康复自由”!


延时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17:30-20:00


就诊地点:

门诊三楼妇产科盆底康复诊疗室


咨询电话:

028-62011851


衷心感谢您长久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期待您一如既往的支持。省医金牛医院全体人员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漏斗胸治疗,切勿掉以轻心~

近日,我院胸外科、普外科成功为16岁漏斗胸患儿实施手术,让孩子挺起胸膛,重拾信心。

“漏斗胸”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育,甚至是压迫心肺,心脏受压移位,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稍微运动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心衰。

为16岁患儿成功实施手术

在孩子5岁时,父母发现孩子的胸部有点塌陷,没引起足够重视,但随着病情的快速进展,孩子整个前胸下部分及肋弓部分凹下去,形成了碗一样的凹陷,这样的“与众不同”不仅让孩子变得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意和朋友交流,还出现了心悸、气促甚至晕厥。后几经周折,患儿就诊我院,术前发现为重度漏斗胸,且导致重度的限制性通气障碍,经胸外科丛伟主任、余海亮主任及麻醉科王润主任医师等专家组仔细讨论,根据相关数据定制医用特材钢板,顺利完成微创手术,纠正了胸廓畸形,术后患儿挺起胸膛,重拾信心。

image.png

什么是胸壁畸形?常见的有哪些? 

胸壁畸形就是胸壁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畸形,导致外观上出现明显的改变。最常见的胸壁畸形是漏斗胸、鸡胸,占所有胸壁畸形的接近90%。其他的胸壁畸形还包括胸骨裂、叉状肋,或者很少见的如Poland综合征等。

什么是漏斗胸?漏斗胸对孩子的危害?

漏斗胸是胸骨及其相邻肋软骨下陷形成漏斗状的一种胸壁畸形。漏斗胸凹陷压迫心肺,从而使患儿在运动后常出现有气促、心累、心跳快等表现;在姿势体态上,儿童漏斗胸患者常驼背,双肩靠前,不愿挺胸,在身高发育方面也会低于同龄儿童。同时漏斗胸的凹陷外观令患儿产生严重自卑心理。

温馨提示

在此,胸外科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整体或局部的胸廓凹陷、凸起、不规则、不对称,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基本可以恢复正常。


我院完成金牛区首例中心静脉覆膜支架内CUFF导管置入术

近日,我院肾内科、风湿免疫科主任邓菲联合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李刚,顺利完成金牛区首例中心静脉覆膜支架内CUFF导管置入术。

患者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安置右侧颈内静脉长期CUFF导管1年,出现严重的中心静脉综合征,头颅严重肿胀,颈部和胸部静脉怒张,伴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在当地三甲医院进行介入PTA治疗无效,为求进一步诊治急诊转入我院。

肾内科、风湿免疫科主任邓菲接诊后,判定患者为安置CUFF导管后引起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严重中心静脉综合征,经过DSA造影检查后,证实患者已经出现上腔静脉闭塞,需要打通后安置覆膜支架解决。

考虑到患者需要建立新的通路以便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维持生命,但患者双前臂血管资源经检查后基本耗竭无法进行内瘘手术。经邓菲主任和李刚主任充分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先安置覆膜支架,再在支架内安置左颈内静脉CUFF导管。

手术的难度犹如在极其狭窄的道路上开一辆大卡车,稍有偏差就会碰撞擦挂,导管一旦触碰到支架,极容易导致支架移位或脱落。经过学科团队术前周密计划,术中严谨细致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2小时,患者症状基本完全缓解,3天就出院回家了。

对于此类上腔静脉尤其是闭塞部位在腔房交界处的患者来说,安置覆膜支架手术难度极大,省内仅有少数大型三甲医院可以完成,而在支架内导管置入,省内仅有2-3家医院可以完成该类手术,且完成的是右侧颈内静脉置入支架内,左侧颈内静脉因为生理性弯曲的原因,难度更大,国内报道例数也不多见。

该手术的顺利完成,填补了金牛区乃至整个成都西北区域在该领域治疗的空白,提高了我院及金牛区在透析通路中心静脉问题治疗上的处置能力,也显示了我院在透析通路治疗领域已经具有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平。


PICCO新技术为重症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位脓毒症合并脓毒性休克、脓毒性心肌病、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陈大爷,为及时了解陈大爷血流动力学状况及指导治疗,ICU给陈大爷行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经监测发现陈大爷是合并低排高阻型休克,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数小时持续抢救,陈大爷的血压逐渐平稳,心指数等指标较前明显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PICCO三代监测适用范围广泛,尤其是在指导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方面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其创伤和感染风险小,具有治疗及时、导管放置过程简便等优点,为及时调整危重患者的救治疗方案,提供了迅速且标准量化的保证。

我院重症医学科于近日开展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即PICCO(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三代监测新技术,这是我院首次开展对心肺及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精密血流动力学监测,尤其是将该技术运用于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容量管理,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已成功救治多名脓毒症、心力衰竭、重症创伤患者。

随着PICCO技术的开展,我院危重症病友容量管理进入精准治疗时代。近年来,重症医学科开展新技术、添置新设备,极大的提高了我院危重症救治硬核力量,更好的为病友健康保驾护航!

微信截图_20230710103034.png

我院对口支援工作获嘉奖

近日,成都市对口支援阿坝州甘孜州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表扬成都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其中,我院获评“成都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挂职石渠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光明,神经科副主任、神经内科主任、挂职石渠县人民医院内儿科副主任邓才洪获评“成都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

近年来,我院始终把对口支援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对口支援工作相关要求,按照全域结对、精准施策的帮扶工作思路,倾情倾智做好对口支援相关工作。根据受援地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我院先后多次选派数十名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突出的医疗骨干,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技术提升、各项新技术开展等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仅在健康帮扶工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和受援地医务人员及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通过对口支援这条纽带,与受援医院保持紧密联系,合力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平稳有序、高质高效开展,为助推乡村振兴、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微信截图_20230710102226.png

我院开启云胶片模式,让患者就医更便捷~

“以前拍完片都要现场排队取片,每次拿回家好几张影像胶片,放着又占地方,不留存复诊时又得用,带来带去,很是麻烦!”

“在成都拍的片子,想给北京上海的医生朋友看一下,可邮寄太麻烦了,还耽误时间,手机翻拍图像质量也不行,根本没法看......”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烦恼呢?

微信截图_20220516094942.png

为方便群众就医,减少排队次数,加快就诊流程,我院“云胶片”功能已正式上线,实施“互联网+云胶片”服务模式,取代传统的“塑料袋+医用胶片”模式。所谓“云胶片”,就是没有胶片也能看到拍片影像,能够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屏幕方便地查看、诊断和分享病人的放射影像资料,患者做完检查后再也不用拎着一个大袋子来回奔波了。

如何获取您的云胶片?

在做完检查后,您有两种途径获取自己的影像检查结果:

●如果您在影像检查时预留了手机号,您将会收到一条报告已完成的短信提示,点击短信上的链接,就可以获得电子胶片。

●您也可以到自助机上打印检查报告,扫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一样可以进入自己的专属空间,浏览全部影像电子胶片。

“云胶片”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胶片的各种问题,更方便医生后续诊察,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进一步实现惠民便捷服务,也为我院医疗、远程会诊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分级诊疗、跨院就医等创造了便捷的条件,真正实现医疗诊断数据共享,推进了医院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福音|我院上肢、脊柱外科成功开展弯角椎体成形术

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患者人数逐年增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椎体成形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能够快速缓解疼痛,稳定脊柱。 

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

带领我院脊柱外科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QQ截图20211209164754.png

近年来,我院上肢、脊柱外科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开展了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该技术通过单侧穿刺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达到双侧强化椎体的目的。

目前上肢、脊柱外科已采用该技术治疗多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该技术达到省内同等医院领先水平,同时标志着我院上肢、脊柱外科专业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什么是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

QQ截图20211206085243.png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VP)是目前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技术之一。但(PVP)技术需要椎体双侧进行穿刺,对患者创伤较大,手术时间及X线辐射时间较长。


弯角穿刺椎体成形术(PCVP)作为一种微创新技术,以较小的创伤,较短的手术时间,达到骨水泥均匀分布、疼痛缓解的目的,相较于PVP双侧穿刺手术技术,可以更有效的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的优点


●手术时间短

●术中患者X线暴露时间均减少

●临床疗效良好

●弯角椎体成形实现了良好的骨水泥分布,降低了穿刺风险和渗漏风险。

QQ截图20211209164923.png

上肢、脊柱外科紧跟学术前沿,掌握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成功立项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承担四川省科技厅科研课题1项、四川省医学会科研课题3项,成都市卫健委科研课题2项。

主要诊治范围:脊柱及上肢的各种损伤、断指(肢)再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及上肢的各类肿瘤等。

图片1.png

打开滴眼药水的正确方式

眼睛痒痒的,滴点眼药水;眼睛充血了,没事儿滴点眼药水;眼睛很疲劳,还是滴点眼药水......

眼药水作为最常见的药品之一,你真的用对了吗?

眼药水使用注意事项

用前洗净手,轻摇使混匀

滴药前应洗净双手,避免使用过程中的细菌感染。有些滴眼液是混悬液(如可的松滴眼液),滴药前应充分摇匀后再用,以免影响疗效。

如果有几种滴眼液都要使用,前后两种之间必须有间歇(15分钟左右),不可同时滴入,否则可能影响药效,甚至发生不良反应。


不要共同使用,避免传家人

家庭成员之间不要互相使用眼药水,避免交叉感染。


开封后建议在一个月内用完

眼药水开封后建议在一个月内用完,超过这个时间就不要再用了。使用过期的眼药水,里面的有效成分不仅会可能失效,还可能因为微生物繁殖带来更多风险。

眼药水正确滴法


●使用眼药水时,不建议直接滴在眼球的正中间,因为会刺激眼睛一直眨眼和流泪,让眼药水更快地排出而起不到作用。

●轻轻拉下眼睑成袋状,滴1滴眼液于袋内后,轻轻提起下眼睑覆盖眼球,使药液充满整个结膜囊内。滴眼后最少闭眼1~2分钟。

●滴眼药水后要用食指压住内眼角2~3分钟。因为泪囊位于内眼角,若不及时按压,眼药水会很快从此流入泪管,随后进入鼻腔。

若是既有眼膏又有滴眼液,根据黏稠度比较:滴眼液< 眼用凝胶< 眼膏,使用顺序上应该先用吸收速度较快的滴眼液,接下来再用眼用凝胶与眼膏。


这些眼药水不能随便滴!

激素类滴眼液的副作用不容小视!长期而频繁地使用激素类滴眼液,可能会产生以下副作用,比如导致眼内压增高或激素性青光眼,引起视野缺损和视力损害;可致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的激素性白内障和继发性真菌感染等;极大地影响视功能,甚至导致失明。所以建议还是要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眼科临床中,常用的含有糖皮质激素的滴眼液,药名中多含有“松”“龙”“泼”等字眼。它们都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免疫等药理作用,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同时防止或抑制中间媒介的免疫反应,减轻原发性免疫反应的扩展。


●温馨提示

市面上很多受欢迎的日本眼药水中添加了一些处方药的成分,购买或使用时一定要慎重,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药师。如果仅仅是眼睛疲劳或者干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人工泪液就足够。

另外,保护眼睛,不能光靠药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工作和阅读环境要在明亮柔和的光线下;看电视、上网要节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和营养的平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D的食物,如鱼、鸡蛋、牛奶、猪肝、胡萝卜等,有助于改善眼部的疲劳状态。


四川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建议来了

11月3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在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一步加强中药“大锅汤”运用的通知》。同时还发布了《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建议方案(修订)》。要求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参照该方案向人民群众提供中药“大锅汤”预防服务。


普通人群

主要组成:芦根30g  荆芥10g  防风10g  射干10g  薄荷10g(后下)  炒白术10g  广藿香10g(后下)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非后下药先煎煮5分钟加入后下药,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5分钟,连续熬2次,将2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体弱人群

主要组成:黄芪15g  荆芥10g  防风10g  广藿香10g(后下)  苍术10g  射干10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非后下药先煎煮5分钟加入后下药,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5分钟,连续熬2次,将2次所熬药液混匀约450ml,每次约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剂。


儿童预防

主要组成:薄荷5g  芦根10g  广藿香5g(后下)  炒白术5g  防风5g  桑叶10g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非后下药先煎煮5分钟加入后下药,煎至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一日一剂,每剂根据年龄大小每天服50-100ml。


推荐中成药:抗病毒颗粒、小儿豉翘颗粒。


上述预防处方可按比例加大剂量熬成大锅汤根据年龄大小酌情服用。